核心提示:
1、银联在POS机综合支付市场的份额不到支付宝的1/7。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9.16%和33.74%,而银联只有6.93%。其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到支付宝的1/10。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5.39%和38.47%,而银联只能位列其他5.03%。
2、虽然银联在收单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但也面临着来自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巨大挑战。
3、第三方支付公司似乎不受资本市场的青睐。作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过去一年跌幅超过36%,远逊于大盘和创业板指数;曾拥有“港股第一款”称号的汇富,更是如此。已被除名。
4、正在加强对POS机支付及相关行业的监管。银联近年来多次被罚款,最高罚款超过3000万。
5、《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银联商务的多张牌照面临整合,三张牌照的续期已暂停。
凤凰网财经讯 日前,一则“微信将支持手动支付?”的消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对此,微信回应称,“刷掌支付只是微信内部技术的预研,尚未启动测试,目前没有应用计划。” 不过,这也从侧面证明,微信在首创POS机支付领域的技术创新仍在大踏步前进,这也印证了第三方支付领域的激烈竞争。
逆流而上,不进则退!这似乎是第三方支付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现在,一提到第三方支付,第一反应基本就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POS机上刷卡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人们的银行卡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没有更多的钱包。这只是短短几年的形势变化。
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也直接影响着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命运。
01银联在第三方综合支付市场的份额不到支付宝的1/7
银联曾经是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最耀眼的名字,是金融创新的代名词,但现在似乎已经完全笼罩在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的阴影之下。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Q2,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中国第三方综合支付市场的49.16%和33.74%。银联业务仅为6.93%,不到支付宝的1/7。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差距更为明显,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占55.39%和38.47%。银联业务没有机会被列入名单,而是直接归入其他名单。其他账户合计占比仅为5.03%,不到支付宝的1/10。
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来自艾瑞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在本次统计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更高,分别达到55.6%和38.8%。被分组在其他人中。
数据来自艾瑞、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凤凰网财经《银行之眼》在艾瑞2019年报告中发现银联。根据艾瑞《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数据发布报告》,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比分别为55.1%和3< @8.分别占移动支付市场的9%,第三名是第一钱包占1.5%,银联商务占0.3%,排名第八,不到1 /100 两个巨人。
无论数据来源如何,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超过 55% 和 38%。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双头垄断格局已成为市场共识。
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已成定局。2020年下半年以来,以字节跳动、拼多多为首的互联网新巨头正在加速进入竞争:今年1月,抖音()抖音支付上线,拼多多关联公司新增“拼多多支付”商标申请,和 关联公司申请了 .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这些新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不仅拥有大量用户,而且拥有合适的应用场景。未来,在第三方支付市场更加激烈的同时,银联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受到挤压。
02获取市场份额面临重大挑战
与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弱势不同,银联商务在收单领域是绝对的佼佼者。
艾瑞数据显示,银联商务占第三方线下收单市场交易量的5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线下收单机构。
据银联商务官网消息,“根据历年发布的亚太地区收单机构排名,公司自2013年以来连续七年交易量排名第一,交易量排名第一。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交易量增长。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已服务大中型、知名企业等商户超过1800万户,建设终端超过2900万个。96%的县。”
但这还不足以让银联业务高枕无忧,因为手机收单市场的战斗已经打响,支付宝和财付通依然走在前列。
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线下收单行业研究报告》,“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兴起,为收单业务开辟了新的市场。”
“2015年银联商务,支付宝和微信通过在线下消费场景部署二维码,在移动支付领域取得了成功的突破。因为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市场教育非常有效,同时受益于移动支付的优势在零售行业,非现金支付模式成功突破了城市等级、消费等级、地域差异等限制,覆盖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甚至更多偏远的农村和县城。”
“从需求端看,收单机构作为条码支付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条码支付渠道快速触达下沉市场商户的需求。从供给端看,得益于条码支付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与随着设备的进步,收单设备的硬件成本底线明显下降,二维码架、扫码盒、扫码枪等低成本的收单设备帮助收单机构充分利用中小数字化服务需求和下沉市场的微商,这将进一步为收单机构的数字化服务能力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B端的海量需求并未得到满足。微信和支付宝通过线下补贴战打破了过去银联垄断的线下收单市场。银联和银行相继推出移动支付产品,加速智能支付。终端线下布局,抢占B端支付入口。
京东等巨头也在关注线下收单市场。去年9月,有消息称,京东拟以16亿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第三方支付牌照——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钱支付”) , 布置离线收据。但京东官方并未对此置评。
03暴跌退市第三方支付公司不获资本市场青睐
无论是银联、支付宝、财付通,还是新的抖音支付、拼多多支付,第三方支付市场最终还是以综合实力为基础。
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属于阿里巴巴和腾讯。虽然银联商务背靠中国银联,但中国银联并非银联商务的实际控制人。
因此,银联商务选择了上市,冲刺科创板。
银联商务于2020年8月27日开始接受中金公司的指导备案银联商务,12月15日完成挂牌指导工作。计划。
中金公司辅导工作总结报告截图
今年5月24日,中金公司发布了第二阶段银联业务辅导工作进展报告。银联商务股权变动披露:2020年,泉州七匹狼以6400万元的最高价获得北京火热时代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持有的901.4044万元银联商务通过公开拍卖。股份。以此推算,银联商务的估值约为198亿元。
银联上市煞费苦心。据经济导报报道,去年10月,银联商务在其系统中下架或暂停了相关联贷和自营消费贷款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在冲刺IPO的过程中,他们主动出击,借助互联网小额贷款和融资牌照参与消费信贷市场的银联业务,或考虑信贷业务的稳定性。追求更高的资本估值。业务调整。
不仅如此,去年11月13日,中金公司提交的银联商务《上市指导工作进展报告》显示,银联商务的管理层发生了重大变化。
报道称,银联商务新增高同宇、王鸥为非独立董事,任命洪亮、李淑华、凌红、马英、张忠为独立董事,张文丽、潘英(潘英)、周全(周全)、李维布再次担任公司董事;新增吴俊峰为公司非职工代表监事,新增董伟、黄灿灿、鲁楠为职工代表监事,文永生、范厚仪、苏志龙不再担任职工监事;任命孙占平为公司副总裁,任命陈占平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目前,银联商务的高管包括董事长田林、总裁王艳芳、副总裁高同宇、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张景文、副总裁孙占平、副总裁张晔。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包括非职工代表监事、监事会主席吴俊峰、董事会秘书陈聪等。
我开始接受上市咨询已经一年了。作为中国最大的收购方,银联商务冲刺科创板IPO备受关注。因为在他之前上市的拉卡拉和汇富这两个“小兄弟”,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好。
作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上市后的表现难以让投资者满意——2019年4月25日上市,2月24日创出新高后又跌入了很长一段时间, 2020. 下跌趋势,截至 2021 年 8 月 18 日,跌幅已超过 36%,远逊于大盘和创业板指数。同期大盘上涨14.66%,创业板指数上涨45.89%。
拉卡拉区间统计
同期市场统计
GEM指同期统计
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拉卡拉的基金、券商、保险、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仅持有5.94%的股份,其中券商和银行均持有没有参与。
如果以第一家上市公司汇付天下作为参考,那就更不乐观了——汇付天下已于今年3月正式退市,上市时间还不到三年。
2018年6月15日,汇付天下“港股首付”光环登陆港交所,并于今年3月29日正式退市。上市近三年,股价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从2018年6月上市初期的7.HK$36/股的高位,到3.HK 48 美元/股,跌幅超过 50%。市值仅为45.7亿港元。
“有的人辞职回老家,有的人连夜赶到考场。” 曾有人评论汇付通退市、银联冲刺科创板。
不过,据界面新闻报道,汇富退港是为了寻求A股上市。
如此一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在A股上市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据凤凰网财经“银行财宴”统计,截至目前,除了刚刚提到的银联商务和汇付天下,已经有联联数字、乒乓智能、收银条等3家支付公司。正在或已经完成上市辅导。此外,用友旗下畅捷通也宣布准备A股上市。
这些机构集中冲刺上市,也可能从一个侧面说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资金需求旺盛。
04监管趋严 收购业务或面临反垄断审查
相较于艰难的上市之路,更严格的监管和严厉的处罚是银联面临的更现实的考验。
在经历了行业初期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后,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强了对整个第三方支付及相关行业的监管,不同领域的支付公司监管要求也逐渐明朗、合规、备案逐渐成为第三方支付及其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基本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加强了监管机构在支付领域的反垄断监管。
《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咨询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采取预警措施如采访:(一)一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机构在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三分之一;(二)两家非银行的市场份额合计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支付机构达到二分之一;(三) 三个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合计占非银行支付服务市场的五分之三。”
《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会同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审查非银行支付机构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一)一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二分之一;(二)两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全国电子支付市场的总市场份额支付市场达到三分之二;(三)三个非银行支付机构)全国电子支付市场机构总市场份额达到四分之三。《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 )”与市场支配地位有关。
以此衡量,财付通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三分之一,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二分之一;与此同时,银联在收单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已超过一半 首先,它们都可能面临强大的反垄断审查压力。
《条例》最受市场关注的内容是其判断市场支配地位的标准。艾瑞在《202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认为,“从操作上看,市场份额的计算涉及很多变数,相关规定的出台是更多为未来,为规范和限制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公平竞争行为提供依据。”
艾瑞《报告》指出,“随着反垄断合规措施的实施,可以预见,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市场集中度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对于楼宇和C端用户这两家龙头机构来说,粘性已形成短期内难以替代的优势,但B端商户的粘性仍可通过商户服务叠加和产业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商户资源合规性竞争将更加激烈。更激烈。”
银联商务的收单业务正是B端的商户端。
05多牌照面临整合,3个暂停续约
企业是否涉嫌垄断,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还有待明确,但《条例》对支付许可的规定是明确的。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同一法人不得持有两家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股权的10%以上;同一实际控制人不得控制两个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
据凤凰网《银行财报》统计,银联业务持股超过10%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有7家。
凤凰网财经“银行之眼”制表
2021年5月13日,央行公布了第一批27张支付牌照第二次换发结果。24家机构续签成功,3家机构暂停续签。
暂停续约的3家企业分别是:广州银联网络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均隶属于银联商务。
根据央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办法》,广州银联在线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联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 有限公司拟加入其控股股东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公司开展整合工作,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暂停续展审查申请,并在暂停审查期间继续开展业务。
易观分析认为,未来我国支付牌照的总体数量会越来越少,部分支付牌照的价值也可能会缩水。
未来银联商务将面临进一步的牌照整合。
06银联近年来多次被罚款,最高罚款超3000万
与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相对应,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受到重罚。
据易观分析统计,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出72张罚单(按罚金大小)。罚款和没收(包括对责任人的罚款)总额为4.2亿元。罚款和没收总量创历史新高,是2019年的4倍2.。
具体到银联,今年7月21日,宁波银联因两次违规被罚款5万元。涉及的违规行为是:超出批准的经营范围,外包业务;未按规定制定相关措施和风险管理措施的。
这只是近年来银联多次被处罚的一个缩影。
据凤凰网“银行财燕”统计,银联近年来收到的最大一笔罚款发生在2016年:央行对银联及其5家分行的罚款和没收总额超过3000万元。
2016年7月25日,央行公布银联商业银行卡收单业务检查结果。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经核实,银联商务存在多起严重违规行为。央行决定,依法没收银联违法业务收入613.43万元,并处2.653.7万元罚款,并对其负责人给予警告、罚款办公室和五个分支机构。然后,在 2017 年,他收到了 3 次罚款。2017年,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未按规定建立相关制度措施或风险管理措施,被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2017年4月,宁波银联商务被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以“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相关规定;违反反洗钱等相关规定”为由,对宁波银联商务处罚款54万元。洗钱条例”。人被罚款4万元。
2017年9月,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款1万元。
随后于2018年12月24日,银联商务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被罚款2万元。
07数字人民币是否会成为银联商务的良机?
多年来,市场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淘宝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在线支付工具,向中国银联求助,希望中国银联能够提供在线支付系统,但被拒绝了。
据说当时万建华还在掌管银联。他请人评估了项目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想法很好,但我们不想参与。”
被银联拒绝的马云决定自己搭建支付系统,支付宝诞生了。
于是,中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付宝从此逐渐确立了其在行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财付通的崛起还要等到微信推出“红包”。
现在,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可能已经走到了一个可能发生巨变的关头——数字人民币!
易观分析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在钱包账户体系建设、产品使用体验、商户服务、场景覆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数字化的研发、推广和实施”元。原有的核心产品和服务也需要不断升级迭代,优化原有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和价格,确保对用户的吸引力。”
去年12月8日,银联商务官方公众号——银联商务服务号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共同研究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线上线下支付场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双方将结合银联商务现有业务场景,基于数字人民币和钱包生态的特点,共同研究和拓展数字人民币的产品功能和应用范围,推动数字人民币生态建设。
艾瑞在《报告》中指出,“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端将面临互联网新巨头的进入挑战,外部将面临银行端数字化的重新进入”数字货币助力钱包;除了原有B2C收单业务的竞争外,还将把竞争扩大到更广阔的企业间支付市场和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从发卡机构到支付机构到清算机构,各方也在打造开放服务平台,实现产业链合作共赢,通过开放平台的合作,嵌入多种服务能力,使生态中的资源和信息进入良性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背靠中国银联的银联POS机也可能在面临挑战的同时迎来难得的机遇。未来,银联商务在数字人民币领域将如何布局,能否成功登陆科创板,将继续关注凤凰网的“银行彩燕”。